我国飞机结构寿命可靠性领域奠基人高镇同院士逝世,享年96岁
高镇同院士1928年11月15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西都昌。他的一生致力于航空事业,以航空报国为使命,勤勉工作,为我国飞机结构寿命可靠性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50年,高镇同毕业于原北洋大学航空系,毕业后任教于清华大学。1952年,他随清华大学等院校组建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一直在此任教,长期担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20世纪60年代初,高镇同开始涉及结构疲劳这一新的科研领域。当时,国外出现多起因疲劳破坏导致的飞行事故,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他敏锐地意识到,对疲劳点补强、合理确定和延长飞机寿命,对我国还处于落后状态的航空事业至关重要。此后,他不知疲倦地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创立了“疲劳统计学”分支学科,并提出了结构寿命可靠性理论,为我国歼击机、轰炸机和客机等20余个型号数千架飞机进行定寿和延寿,为保障部队的战斗能力和飞行安全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
作为教育家,高镇同院士几十年来坚持教书育人,培养了包括6名两院院士在内的100余名博士及博士后,为我国航空航天教学科研领域输送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他的言传身教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勇敢追求理想、不断追求卓越。
高镇同院士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位传奇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为国家、为人民、为民族作出无私奉献的“大先生”。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四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两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以及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他还热心公益,多年来累计捐献善款二百余万元,并设立了高镇同奖学金,荣获国家民政部“爱心捐助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中华慈善事业贡献奖等殊荣。
高镇同院士的逝世,是我国航空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巨大损失。他的一生,将永远铭记在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他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为高镇同院士的遗体告别仪式做出安排,定于2025年1月25日上午9时在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高镇同院士,愿他安息。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