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山河”展览春日开幕 走入王维诗中与竹庵画中的辋川世界
展览现场
日前,“诗与山河——画家竹庵笔下的《辋川集》”展览在苏州BOOK茂象书店揭幕。本次展览是上海明珠美术馆为BOOK茂象特别策划的第二个展览,共展出系列作品41幅,画家竹庵(本命蒙中)用当代彩墨画作遥相呼应唐代诗人王维与好友裴迪游历辋川二十景时唱和所作绝句四十首。
“此次展出的作品从唐代诗人王维与裴迪的唱和诗文出发,又不囿于单纯的考据摹古,是当代画家对心中辋川的想象与再现。”策展人、上海明珠美术馆馆长李丹丹表示,希望透过艺术家鲜活的笔墨与色彩,引领大家再次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精彩与妙意。
展览现场
竹庵所绘《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诗与山河”展览的开篇画作以王维邀约裴迪同游的书信《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为引,这也正是竹庵创作《辋川集》系列山水画作的开端。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存诗400余首。经历了少年时的繁华与中年的失意,王维于开元二十年前后在辋川(今陕西省蓝田县)隐居,购得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蓝田别墅”,过着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
《辋川集》是王维和好友裴迪在游览辋川别业时,两人二唱一合,为辋川二十景,各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共四十首集合形成的一部山水诗集,虽不过千字,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家所熟知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等诗句就出自这部诗集。
竹庵所绘《鹿柴》
竹庵所绘《辛夷坞》
王维曾把辋川别业景观与生活场景画在清源寺的壁上,即为后世画家极为推崇的《辋川图》。原作已无存,现只有历代临摹本存世。《辋川图》可谓开启了后人诗画并重的先河,对文人山水画和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竹庵移居大理前,就对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心有戚戚,身在自然更对《辋川集》诗中山水感同身受。他从大理的明丽山水间取景,从自然中观察、感发、收集、淬炼素材,脱胎于前人笔墨,反观传统,找到自己。
竹庵所绘《斤竹岭》
竹庵所绘《柳浪》
“自然像一面镜子,这些点点滴滴,在其中获得启发,借此反观传统,找到自己。”这种心境与偏爱,让竹庵对王维与裴迪唱和而成的《辋川集》情有独钟,他为这四十首诗创作了跨时空呼应的彩墨山水,将今日之大理山水化做作昔日诗人笔下之“辋川”山河。这彩墨山川并非写实,而是意象感受,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画的过程,就是把你对大自然的情感,把天地人之间的关系,用自己的画讲出来。”
展览开幕当日,竹庵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与展览同名的开幕讲座。他从中国人的自然观、精神世界谈起,讲述中国画的独特性与其诞生的文化背景,尤其重点介绍了中国绘画中最特别、成就最高的部分——文人画艺术,以及由此生发出的东方隐逸文化,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到王维笔下的辋川,及至今日他画笔下的《辋川集》。与苏州BOOK茂象展览联动,竹庵先生次日做客上海明珠美术馆·光的空间·心厅,展开了一场从自身习画体悟出发的中国文人画漫谈。
“诗与山河——画家竹庵笔下的《辋川集》”展览将持续至5月7日。与展览同步,上海新华文创·光的空间与苏州BOOK茂象书店共同甄选陈列相关主题推荐书单,延续诗画文脉,构建艺术与阅读并行的立体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