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绣花郎直播授艺布依族刺绣:助非遗“活”在当下
每天晚上9点到11点,在“哩尤”的抖音直播间里,都会出现一个95后贵州绣花郎。身着一袭传统蓝色蜡染服饰,七彩绣线在他的指尖灵活穿梭……通过方寸屏幕,很多人记住了他的名字,也通过他开始了解布依族刺绣。他,就是布依族非遗文化传承人王良洪。从2021年至今,绣花郎的直播间单场观看人次最高达8万,单个短视频播放量最高达195万次。
近日,王良洪现身东华大学第十期非遗研修班。除了学习深造,他还带来了一揽子发展计划。原来,大学毕业后王良洪就和朋友在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共同创建了山谷花文创工作室,先后设计、研发出数百种民族风的服饰、文创产品、家居用品等。最近,随着旅游业复苏,不少产品都“爆单”了,工作室上个月的销售额已达23万元,其中抖音带货月均7万元。
“改变民俗文化‘土里土气’的刻板印象,古老的技艺完全有可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焕发新生。我们必须要吸引更多90后00后喜爱、使用并自发传播它,因为最好的传承就是真正融入现代生活。”王良洪说。
大学毕业甘当绣花郎,把“家务活”发展成事业
王良洪的家乡在贵州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在这里,每家每户都有一台织机。在2010年之前,作为生活必需的纺织品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和出生在大城市的孩子不同,王良洪从八九岁时就开始学蜡染,十五六岁学织锦、十八九岁学刺绣……听上去,他的少年时代充满了田园牧歌的诗意,但其实是为了帮母亲减轻负担,不得不承担家务活。
考上贵阳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导师发现了王良洪的好手艺,给他指了一条路,鼓励他大胆结合布依族的传统文化做设计课题。
此后,王良洪多次在比赛中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新颖的创意获奖。有了专业底气后,他也开始萌生更多想法。“传统蜡染和刺绣作品往往比较‘匠气’、缺乏‘灵气’,不讨年轻人的喜欢。”他尝试打开思路,在设计中融合传统技艺和当代审美,比如,采用醋酸面料代替土布、提取兽面纹“表情包”制作灯饰、把传统手绣纹样变成耳饰……作品上新往往让人眼前一亮,不断刷新人们对非遗的认知。
大学毕业时,王良洪作出一个决定: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在母亲的支持下,他成为了一名传承民族技艺的绣花郎。
2019年,他前往望谟县,在这个闭塞却保存着完好布依族特色的深山,他和好友王封吹一起成立了山谷花文创工作室。
从创业初期靠亲朋好友转发、互荐接订单,到如今慢慢积攒不少回头客,最令他感动的是,“很多年轻小伙伴每当有机会在外演出,就会找我们定制服装。他们认可的不只是我的手艺,还因为我们把传统文化特色保存得比较好”。由此,王良洪亲手设计的布依族“高定”,还登上了央视舞台。
抢救式收集“老物件”,留住传统文化根脉
把布依族蜡染、刺绣通过二次创作融入现代设计,在王良洪的手里,非遗有了另一种打开方式:小到头绳、耳环,大到服装、包包、公仔,再到灯具、挂壁、床上四件套,许多产品都纳入了蕨菜花、刺梨花、团花、漩涡纹、水波纹等具有鲜明布依族特色的图案。大胆又丰富的图案,加之精致的画工、浓郁的民族特色,新作深受各地客户的喜爱。
尤其是今年,工作室的月销售额几乎赶上了去年一整年。王良洪自豪地告诉记者,随着旅游业复苏,贵州各大景点的“体验式”旅游很受欢迎,也让久藏深山的布依族蜡染和刺绣逐渐被人熟知,景区、民宿、酒店等“大客户”纷纷向他发来订单。
随着创业有了起色,王良洪也有更充裕的资金收集“老物件”。于他而言,这不仅是出于怀旧,更是为了“抢救”。
“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织布、穿土服了。”王良洪本人就是关岭县为数不多还掌握蜡染技艺的90后,在他看来,古老的符号、元素一旦不再被沿用,濒临失传,珍贵的民族记忆和文化宝藏也将随之消失。
如何挽狂澜于既倒,留住传统文化的根脉?王良洪的考虑是,深入乡村收藏有价值的传统工艺品,并“抢救式”地采集传统纹样、向老人们学习技艺。
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开辟非遗文化传承新渠道
来上海学习的这些天,王良洪白天在大学上课、做设计,晚上仍然在住处坚持做直播、免费传授刺绣技艺。“‘高山苗,水仲家’的意思是苗族依山、布依族傍水而居,由此可见,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也体现在刺绣上。比如,布依族最常用漩涡纹、水波纹等与水相关的绣花。”对着镜头,他一边讲解传统图案,一边阐释其文化寓意。
“现在,我已有20多位铁粉,他们几乎天天都来,偶尔我有事停播,还会被催更。”让王良洪欣喜的是,在网上,他遇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抖音推送就让我认识了好几位优秀的苏绣、蜀绣等传承人,甚至还有00后。”他直言,虽然不少“后浪”并没有所谓“非遗传承人”的称号,但他们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数字技术,或免费授艺,或推动传统文化科普,不计名利地付出,着实让人感动。
在研修班学习的这些日子,也激发王良洪思考传承的新路。受国际前沿课程的启发,他最近整合团队磋商,希望建立传统纹样数据库。“这几年,我收集整理了大量传统图案,如果能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吸引更多人,为全世界的设计师提供灵感,或许也能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开辟一条新的渠道。”
有一个想法,王良洪从未动摇:对非遗技艺的传承、保护,并不是一成不变地恪守传统。既保留传统技艺的多样性、丰富性,又结合当代生活的流行趋势进行创意设计,拿捏好这个平衡点,才能助力非遗“活”在当下。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