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物,猜成语
提起汉语宝库中的精华——成语,人们往往惊叹其寥寥数字却饱含着妙趣横生的典故和深刻丰富的哲理。
而翻阅成语词典,你一定对“楚”氏成语“一鸣惊人”不陌生。那你知道除此外,还有哪些与楚文化相关的成语呢?
继《匜簠斝甗卣盉鬲 来吧,请念出它们的名字》后,本期《文博艺览》邀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专家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理论宣讲志愿者联盟成员,带大家看文物、猜成语,以不一样的“汉语”视角,感受荆楚文化的魅力。
话不多说,上文物——
【今日生僻字 镞 zú 】
百步穿杨,百步到底是多少米?
镞是安装在箭杆前段的锋刃部分,用弓弦弹发射远。
据湖北省博物馆官方介绍,盘龙城的陈家湾、楼子湾、李家嘴、王家嘴等遗址都发现有青铜镞出土。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湖北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中,有于1965年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的战国三棱形箭镞,长14.7,宽1.4cm。
箭镞的凛冽模样不禁让人联想到成语“百步穿杨”,以及两千多年前楚人善射的故事。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准介绍,“百步穿杨”与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养由基有关。《战国策·西周策》“苏厉谓周君”篇中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当时一步等于六尺,一尺约为今天的23厘米左右,这样折算下来百步超过130米。隔着如此远的距离,养由基可以射中指定的柳叶,且百发百中,可见其射艺之高超。”
“天子驾六”,楚王墓中为何有此战车?
“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在湖北省博物馆《楚国八百年》展厅,有一件楚国战车的复制件,它根据荆州熊家冢车马坑出土的战车复制而成。这件楚国战车气势恢宏,六匹高大的战马正拉着楚国战车昂首前行。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青年理论宣讲志愿者联盟成员高清介绍,《周礼》中有“天子驾六”的记载,“就是说只有周天子才能坐六匹马的战车,其他人坐都是不符合当时的规矩的,而这种六匹马的战车出现在楚王的墓中,侧面反映了楚国强大的实力与雄风。”
但楚国的强大并非与生俱来,远在它成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的东周第一大国之前,其创立之初只是一个仅有五十里的南方蛮荒小国。“五十里地相当于多少?比北京的四分之一还要少一点。后来楚人在国君熊绎的带领下推着仅有的简陋的柴车,去开发荒山野林,艰苦创业,楚国才慢慢强大起来。这就是《左传》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由来。筚路是柴车,蓝缕指破衣服。现在一般以此形容创业的艰苦,而此成语也道出了楚人的创业精神。”
知音难遇?有可能是你还不会弹琴
“高山流水遇知音,彩云追月得知己”。好的音乐可直抵人心,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春秋战国时期,在咱汉江边抚琴的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因音乐相遇相惜的故事。由他们而来的成语“高山流水”,如今则比喻乐曲高妙或知音难遇。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所长陈绍辉介绍,楚人爱乐,且乐器繁多。
据《左传》记载,楚人乐师钟仪出自音乐世家,尤善弹琴。他被俘至晋国,晋景公让他当众弹琴。琴艺高超的他当即操起晋琴弹奏出楚曲,竟然感动了晋国的君臣,因而得以释放,由此促成了晋楚两国的和议。可见,楚人音乐天下闻名。
湖北省博物馆《天籁》展馆里就存放着古时各类乐器,出土于曾侯乙墓的五弦琴、十弦琴、彩漆瑟,漆木琴等,正在等候两千多年后的知音。
什么是大象无形?蜻蜓眼玻璃珠,洋气的哩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蜻蜓眼玻璃珠,你见过吗?它们的模样气质与其他藏品大不相同,其表面色彩斑斓,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图纹,酷似蜻蜓凸出的复眼,颇具异域风情。
高清介绍蜻蜓眼玻璃珠主要具有服饰装饰、器物装饰、墓葬陪葬等用途。在春秋战国时期,先民已经有一套完整的饰品组合。其中,有用石英珠、琉璃珠等串联而成的项链,作为人们的配饰。而在墓葬中,蜻蜓眼式玻璃珠多被放置于墓主人的头部或者腰部,且许多墓葬都是一墓出一珠。有的是作为墓主人的服装配饰,有的则作为葬具的装饰品。这里的蜻蜓眼玻璃珠就出自于曾侯乙墓,用作陪葬。
“玻璃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工合成材料之一,早在公元前15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于西亚两河流域和埃及,至罗马帝国颇为盛行。在中国,玻璃大约出现于西周时期。历史研究还告诉我们,早期的中国玻璃与西方玻璃判然有别,西方玻璃是钠钙玻璃,中国古代的玻璃则是铅钡玻璃。曾侯乙墓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经过仪器精确分析,符合西方常用玻璃的化学成分体系和制作工艺特征,与盛行于战国时期的玻璃明显不同。所以这些玻璃珠应与域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在神秘的玻璃珠背后,必然藏着一道中西文化早期交流的轨迹。这对文化交流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证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已经开始对外交流,甚至还有一定“贸易”性质。”
楚国大象无形的开放气度在此展现无余,这不仅仅体现在蜻蜓眼玻璃珠上,高清介绍,楚人还向中原学习语言、文字、礼乐、科技(历法、青铜、丝织)、艺术(乐舞)、建筑;向巴蜀学习音乐(俗曲)、舞蹈(武舞)、建筑(干栏式);向吴越学习科技(铜矿开采、冶铸铸剑技术)等。“楚人以博大胸怀,兼容百态,包容一切富有生机的文化。”
(图片来源于湖北省博物馆、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