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大师熊明逝世,28岁时设计了北京工人体育馆
公开资料显示,熊明,汉族,1931年12月出生,原籍江西丰城。1953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本科毕业,1956年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1957年来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启了逾半个世纪的建筑创作生涯。
1989年,熊明被评为首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熊明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建筑创作的研究、设计和教学工作,负责和指导设计工作200余项,为城市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众多经典工程:上世纪50年代北京工人体育馆居当时世界前列,60年代首都体育馆获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奖,70年代中国银行总部办公楼获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建筑创作大奖,80年代昆仑饭店获中国建筑师学会奖,90年代指导了亚运会比赛场馆规划等重要工程。
熊明出版了《城市设计学》《建筑美学纲要》等多部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几十篇,其独特见解和论述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受到普遍重视。他领导研究开发GL—CAD系列软件为国内首创。
公开资料显示,28岁时,熊明一手设计了工人体育馆,此后又设计了首都体育馆,这两座体育馆此后都成为了北京城的标志性建筑。
熊明生前曾回忆:1957年,我开始做工人体育馆的设计工作。当时工人体育场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工程之一,有关领导决定配套建一个可容纳6000人的体育馆,就在体育场的用地范围内,面积不大。我们先是设计了一个方形的,方案已经基本做完了,但是1959年4月,容国团拿了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冠军,第26届世乒赛就决定在中国举行。我们没有合适的场馆,就需要修改工人体育馆的设计,使它能同时摆下10张乒乓球台———因为我们看到外国的乒乓球馆就是摆了10张台子。这就赶不上国庆献礼了,所以拉长工期,到1961年完工。当时还考虑,不止是乒乓球赛,这个体育馆还应该能打篮球和排球,面积不能太小。又因为体育场是椭圆的,所以体育馆做成圆的,都是曲线,有所变化,可以形成和谐呼应。
熊明回忆:当年建筑师设计的造型,都要领导拍板决定。主管工体工程的是贺龙,他对我这个设计很满意,拍着我的肩膀说:“小伙子,挺能干”。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