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杜甫的一首意难平之作,每一句都是千古绝唱,千百年来无人能超越

发布时间:2023-07-03 14:23:15来源: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宋玉《九辩》

 

自楚国才子宋玉将秋与悲联系在一起后,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意象之一——秋士悲。

“秋士悲”,实际上是一种由环境而引起的心情变化,是心情的物化表现。表面上,文人墨客悲怨的是秋天那草木凋零的萧瑟之感,而事实上,他们是以景抒情,悲怨的是郁郁不得志的疏离感和生命之秋。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得意之人眼中是“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的盎然景象,而失意的人则在萧瑟的秋天里找到了慰藉心灵的空间。


 

而登高望远、登高抒怀,也是中国古代文人潜意识中的优良传统,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象之一。

孔子登山望远,就曾发出“登高望下,使人心悲”的感叹;南朝诗人沈约也说“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何逊更是将愁情寄托在登山中:“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惆怅。”唐代诗人陈子昂登上幽州台,情不自禁地发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无尽感慨。

登高望远、登高抒怀,这种具有深刻历史内涵与文化意蕴的行为传达出的往往是失意苍茫、忧虑难排的心绪。

而当登高与悲秋这两种意象结合在一起时,一种微妙的化学反应便在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心中悄然生发。


 

于是乎,悲情这种感情在登高这一行为中得到强化,无尽的时间、辽远的空间、孤独的个体瞬间汇聚,沉重地冲击着诗人疲惫的心灵与枯萎的生命。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悲叹,对家国命运的担忧,种种思绪在登高行为中交汇在一起,成为人类思想行为中熠熠生辉的光彩之一。

在登高与悲秋的双重意象下产生的行为交汇与思维碰撞,往往也会成为诗人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在诗词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了许多惊艳了时光、感动了读者的登高与悲秋的优秀诗篇。

其中,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登高》,将登高与悲秋的双重意象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千百年来无人超越,被后世奉为经典中的经典:明代学者胡应麟力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第一”,清代杨伦称赞此诗“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古今七言律第一——杜甫《登高》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宗大历二年重阳节寓居夔州时,在重阳节这天登上高山时写的一首诗。

全诗通过诗人登高远眺所见的秋江景色,将自己的身世之感、忧国之念以及沉重的悲秋之情与萧瑟秋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倾诉了诗人漂泊不定、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这使得全诗处处展现出一种沉痛而质朴的忧郁之美,全诗慷慨激昂,动人心弦。

杜甫《登高》原诗如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首联写景,大意是说: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这两句开门见山,渲染出悲凉的气氛。

这两句在布局上也堪称杰作,诗人匠心独运,诗句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中的天对风,高对急;下句中的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与韵律感。

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首联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遣词造句的功力达到了巧夺天工的程度: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能使人的情思在第一时间进入诗人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这就是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

而这首诗的魅力在于:虽然开篇句透露出的萧瑟与荒凉的气息,甚至把结局也告诉了读者,读者却依然有兴趣将它一行一行读下去,并使读者融到诗人所营造的令人伤感的情境里不可自拔。


 

诗人的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于是他将其浓缩并寄托于鸟的处境下: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着的。

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沙洲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这不禁让人想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凄凉感和没有归宿的孤独感来,悲哀之情油然而生。而从整幅画的构造视角来说,这是一幅描画天地之一处的视野较窄的微观水墨画。

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地理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传唱千古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猿的叫声,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的猿声,听来令人动容。


 

诗人借助猿的哀鸣长啸呼出心中的悲郁之情,猿的哀鸣与诗人人生境遇的哀伤相互渗透,可谓是以哀景衬哀情,而愈显悲凉之气,尽管如此,诗人心中郁结的悲情还是难以消除。

接着,诗人将溢满于胸的、无处排遣的苦闷情绪寄托在飞鸟的意象中。“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句描绘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飞鸟在一片萧瑟的荒无人烟的沙洲之中飞舞盘旋,而从整幅画的构造视角来说,这是诗人近距离的视听感受,也是一幅视野相对狭窄的山水画卷。

郁结在诗人心中的悲情是什么呢?原来写这首诗时,杜甫寓居夔州,他已经阔别家乡多年,他此刻回乡的冲动格外强烈,由于夔州地形的关系,只能走长江水路。当时时令已是重阳,长江进入枯水期,夔州境内瞿塘峡有滟滪堆,枯水期船很难通过。

要回去只能等待来年夏日的丰水期。这样还要近一年的时间,所以诗人心中十分急切。一想到归期无望,不禁悲从中来。在这个客居他乡的重阳节里,诗人万般无奈之下,选择登高抒怀。


 

登高望远,能使人在天地宇宙的参照下体悟到个体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高台之上常表现出大致相同的生命心理状态:孤独、寂寞 、忧愤、哀怨 。

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时不待我的紧迫感与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落魄失意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登高时巨大的情感落差和种种悲剧性的情感体验,诗人于是喟然长叹乃至怆然泪下。

颔联承接上句,诗人的哀伤情绪一直在蔓延着。萧萧落木,在意象上暗喻落叶归根,落叶归根,而诗人却困踬夔州,徘徊不前,归家无望,这样写既衬托词人内心的悲情,也是对开篇句中的哀伤之情的补充。

这两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天际,只见萧萧而下的木叶;诗人俯视晴川,只见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诗人也抒发了自己深沉的情怀。


 

杜甫从大处落笔,不作局部刻画,使得画面景象宏大,气象开阔,诗意也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草木零落的景象和长江汹涌澎湃的景象,也无形中传达出时光流逝,诗人壮志难酬的伤感。

颈联既点明自然的季节,又点明生命的时序。而且还点明了抒情的方式是登高遣怀。因为诗人在现实的世界中感受不到温暖,人生多半是离家万里、客居他乡,飘零寓居,更何况现在是年已过百,疾病缠身,乡愁愈加袭人。

秋的萧瑟与悲凉在诗人目力所及的范围,甚至在诗人遥想的空间,都透着彻骨的悲凉。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人生际遇融进伤感的诗歌中,所以在前两联所描绘的壮阔秋景是诗人心中深沉的悲凉的外化。


 

自然界的秋天寓意着人生的秋天,秋意味着时间将尽、生命变衰,秋作为一种文化原型和生命符号几乎成为生命落幕的隐喻,这种隐喻与人世的沧海桑田 、历史的兴衰变迁融合在一起。

虽然悲秋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但秋天不一定非要用悲伤来形容,然而在诗人杜甫眼中,他满眼都是苍茫寥廓的秋景,这让诗人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诗句中,使人深切地感到了诗人那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杜甫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义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孤独的诗人在重阳节登台原本是为了排解佳节思亲思乡的苦痛,但是登高望远所见之景没有能够宽慰诗人那颗苦痛的心灵;相反,这悲凉萧瑟的秋景和声声的猿鸣将诗人的愁推到了极致,正所谓这万古愁尽在不言之中。

此联是诗人一生坎坷命运、颠沛流离生活的集中写照。杜甫从空间、时间两处着笔,把飘零寓居的羁旅愁思和暮年多病又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雄浑阔远的对句之中,可谓情景交融。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老态尽显。诗人一生的困顿潦倒都浓缩在“艰、难、苦、恨”四字中,这四字顿挫起伏,诗人郁闷的心情,一字一顿地吐出,其苦之状难以形容。

诗人一人登台,独自饮浊酒,并无亲朋好友相伴,此情此景下,诗人慢慢举起解愁的酒杯,身体的不适、心情的苦闷、处境的艰难,使得昔日可以借酒消愁的杜甫都难以下咽,一个“新”字突出了此次诗人登台的苦痛。

《登高》一诗围绕欲回家乡而不得的悲哀来写,意象鲜明,构思精巧,情感深沉,既体现了唐诗的气象,也创造性地将抒写客愁发挥到极致,是杜甫诗歌艺术性高度的标志。


 

 

小话诗词

 

杜甫的《登高》一诗,诗意萧瑟荒凉,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诗人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萧瑟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读来让人格外动容。

全诗以壮阔凄清的秋景开始,最后归结到人生暮年的诗人形象上,秋景的凄清与人生的悲凉相互呼应,诗人的形象越发显得衰弱渺小、无依无助,不用“悲”难言其苦状。

杜甫的《登高》不仅仅是诗人的感伤与抒怀,更是诗人年老体衰,孤苦无依时,他一生的执念与他终生为之追求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破灭时的心声。

写这首诗时,体弱多病、风浊残年、形格势禁的诗人杜甫已无力为理想疾呼,只剩在生存边缘挣扎的悲怆。写完这首诗的3年后,一代诗人杜甫带着无尽的遗憾,在“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的无尽凄凉中与世长辞。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