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何必舍近求远?“家门口的博物馆”研学了解下

发布时间:2023-07-26 15:24:15来源:
“巴金这个笔名是怎么来的?”“太阳间里那块白布下面小小的家具是啥?”“小说《家》里高家一家人围坐吃年夜饭行‘飞花令’时座次是怎么排的?”“故居进门那组中国现代文学馆赠予的8位作家铜像中为啥巴金是最小的那个?”……

7月23日下午,武康路113号巴金故居迎来20多位小客人,别着“家门口的博物馆”胸章,人手一本“二咪和巴金的家”探索手册,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年龄段的这群孩子走进课本里的作者——巴金爷爷的家,看他的书房、客厅、卧室、花园和写作的地方,感受激励过无数人的文学殿堂里的大师近在咫尺的生活气息,与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教授陈引驰就诗歌与文学话题热烈互动,大暑节气的这个周日下午,在故居小小的院落里,体验了一回干货满满的家门口的“研学”。

“一个小老头,名字叫巴金”。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巴金先生1955年从淮海路霞飞坊迁居武康路113号,在这里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写下了《随想录》,这栋三层小楼,见证了一代文学大师后半生的生命历程。

在巴金故居工作人员导览下,孩子们边听讲解,边跟着探索手册里的提示参观、提问、讨论、思考,坐在花园台阶上,朗读巴金作品中的片段,完成文字游戏,为巴金爷爷画下故乡的花园。

“故居关闭多年,这次‘家门口的博物馆’活动正好可以带孩子实地来看,机会十分难得”,张先生告诉记者,活动报名有一个遴选的过程,“出了几道题,我和孩子一起讨论回答,还挺有趣的”,他认为,上海本身就是一座海纳百川的文化大都市,“研学完全可以从家门口开始,先打一个很好的基础,以后可以走得更远。”

陈先生是邬达克纪念馆的志愿者,特别注重对孩子人文素养的培育,暑假里也带初一的儿子一起做志愿者,此次探访巴金故居,他认为,既能让孩子走近这位课本里的文学大师,也同时体验了“建筑可阅读”,收获颇丰,“而且很多孩子在一起感受、讨论,氛围也很好。”

据介绍,本次活动共收到70多位孩子的报名申请,最终遴选出23组亲子家庭免费参与。现场交流环节,部分学生代表推介他们最喜欢的一首唐诗,体现出不俗的诗词功底。

据了解,“家门口的博物馆”项目由徐汇文旅和光启博物馆联盟成员单位共同打造,旨在将优秀的博物馆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打破壁垒,在更大的平台上联合开发。经过三年积累,该项目目前已推出多元化、主题式、分龄化的文旅融合产品,让更多人通过博物馆,了解上海,爱上上海。

“以孩子的视角看待每一件藏品、每一桩历史事件,再以研学活动的专业方式,建立起一座联通孩子与博物馆之间的桥梁。”徐汇区文旅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研发过程中,他们结合场馆诉求和展陈亮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设计,同时邀请各领域的相关专家,全程为研发质量把关,希望通过场馆参与和专家介入的双管齐下,确保产品的研发品质,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博物馆体验,为全市“大博物馆计划”作出应有贡献。

据了解,巴金故居目前仍在闭馆中,包括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上海气象博物馆、土山湾博物馆、徐光启纪念馆等8家博物馆在内的“家门口的博物馆”项目,后续仍将推出相关研学场次,感兴趣的读者可关注“徐汇文旅”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活动信息。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