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寻找”语言艺术之美 五位名家共探朗诵艺术的舞台呈现

发布时间:2023-09-21 16:30:11来源:
       上海9月21日电 (记者 许婧)电影艺术家赵静、影视艺术家刘家祯、电影配音艺术家狄菲菲、播音艺术家方舟和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王苏20日晚间在上海戏剧学院端钧剧场,结合朗诵艺术的舞台呈现,分别表演古今中外名篇,并各自介绍了创作心得。
上海戏剧学院教务处、教育教学中心、“品读工作室”20日晚间开展以“寻找”为题的国家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本科课程、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语言技巧训练》的公开课。学科带头人、品读专家王苏教授邀请了四位艺术名家同台奉献名篇,并各抒己见。上海戏剧学院供图

  朗诵教学,是上戏表演系台词课重要课程之一,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方式。在社会上,朗诵也是民众最普及的文化表达方式之一。

  王苏从三十七年教学与创作演出的丰富实践中,提炼出朗诵艺术的“八字神器”:“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她说,根据文字提供的形象,运用音量的大小,声调高低、语速快慢、力度强弱、重音停顿、语势类比等绘出情景,呈现色彩,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表现各个作品的规定内容及深远意境。她用一篇百来字的小散文《放学了》为例,生动地描摹了一对情侣从童年起的生死与共的情景,催人泪下。

王苏在朗诵表演中。上海戏剧学院供图

  王苏特别指出,“朗诵是行动,朗诵是表演,朗诵是让作者的文字幻化成声音的行动”。她坐在椅子上朗诵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再现了双腿残废的作者形象。在表现作者愧对母亲的痛苦心情时,王苏用双手握拳狠狠捶打自己的双腿。这种戏剧化的表现,顿时把观众带到了作品的规定情景,无不感同身受。

刘家祯在朗诵表演。上海戏剧学院供图

  刘家祯认为,站在舞台上朗诵就是一种表演,需要戏剧表演的各种元素:当众孤独、内心视象、情绪记忆、语言表达、肢体动作等。他在现场朗诵郭小川的《向困难进军》及屈原的《涉江》的时候,巧妙运用了舞台艺术的元素,分别呈现了古今不同人物的时代氛围与人物气质。

最近几年潜心研究声音艺术的狄菲菲认为,朗诵需要技巧。那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各种人物。 上海戏剧学院供图

  长期从事电影配音的狄菲菲,最近几年潜心研究声音艺术。她在现场朗诵了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情人》片段之后说,朗诵海外的经典作品,不要简单地模仿外国人的“洋腔洋调”,必须去寻找一种作品规定的域外风情与特定意境。不要见山就是山,见水就是水。要山水了然于胸,用艺术语言描绘出空灵的山水意境,给观众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她认为,朗诵需要技巧。那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各种人物。对于有人认为朗诵只要会说普通话就可以入门这个简单说法,狄菲菲认为,看起来朗诵不需要“门槛”,入门以后发现“门槛”在峰巅之上。

方舟认为,在舞台上的朗诵,完全不同于在电台话筒前的朗诵。她与一位琵琶演奏家完成白居易的《琵琶行》。上海戏剧学院供图

  在电台播音工作岗位上工作三十多年的方舟认为,在舞台上的朗诵,完全不同于在电台话筒前的朗诵。为此,她请了一位琵琶演奏家,与她一起完成白居易的《琵琶行》。这首长篇叙事诗,通篇是七言句式。这样严格的格律很容易造成单调的平铺直叙。方舟在介绍朗诵古诗词心得的时候,用了上戏刘宁教授的表演理论——“破、补、立”。就是根据作品内容需要,要敢于“破格”,然后又必须“弥补”归“格”,进而通过“破”与“补”,使人物形象“立”起来。方舟在朗诵《琵琶行》的时候,不仅在语言处理上“平中出奇”,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戏曲的身段动作,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赵静的朗诵充满电影特写的镜头感,表情极其丰富。上海戏剧学院供图

  赵静的朗诵充满电影特写的镜头感,表情极其丰富。她的两个作品《我是什么》与《杨开慧书信》,绽放了诙谐与深情两种完全不同的动人情趣。赵静说,不管是什么题材、什么情趣,都要用心读解、用心体验、用心说话。朗诵艺术是一种心灵的释放与沟通。

  据了解,当晚的活动是上海戏剧学院教务处、教育教学中心、“品读工作室”开展的以“寻找”为题的国家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本科课程、上海高校示范性本科课堂《语言技巧训练》的公开课。(完)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