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关紫兰诞辰120周年:油彩光影间,一代闺秀,风华宛在

发布时间:2023-11-04 15:00:30来源:
“纯全与美妙—关紫兰艺术文献展”展厅现场(00:41)

民国时期在上海虹口居住着一位女性画家,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安静、从容,喜欢拍照、喝咖啡。画作色彩绚丽,既有东方优雅含蓄的一面,也有西方野兽派的影响,兼备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她,就是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之一的关紫兰(1903年-1985年)。

在关紫兰诞辰120周年之际,11月3日,一场名为“纯全与美妙”的关紫兰艺术文献展在上海虹口区朱屺瞻艺术馆对外展出。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一位重要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关紫兰上世纪四十年代后一直生活在虹口区溧阳路。

关紫兰1940年代在上海

中川纪元《关紫兰女士像》,布面油画,60.5×50.5cm,1930,辰野美术馆(日本)藏,图片由辰野美术馆(日本)提供

1940年代,关紫兰在上海寓所与油画《关紫兰女士像》

“纯全与美妙——关紫兰艺术文献展”围绕关紫兰及其友人的作品、老照片、历史文献、实物等资料,呈现了中国美术史上这位重要的女性艺术家的生平、成就以及丰富的艺术作品和工艺技巧,着力描绘这位艺术家在绘画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同时,还在雕塑、陶瓷和版画等领域展现出才华。1930年起未再开展的关紫兰以新的角度进入时代的语境。

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特别呈现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正面”:从表现、新写实到现实主义,第二单元“侧面”:师友交往及艺术诸活动,第三单元“背面”:时代图像下的摩登与闺秀,对关紫兰不同面向予以重新研究和梳理,以此形成关紫兰的艺术谱系。

有意思的是,在关紫兰展览开幕的当天,也正是对关紫兰影响较大的野兽派艺术大家马蒂斯大型展览在上海UCCA Edge开幕的日子,“马蒂斯的马蒂斯”展览现场同时也展出了一幅关紫兰的风景画作。

此次展览的学术顾问之一、上海美术学院教授李超认为,长期寓居于虹口的中国现代油画名家关紫兰,其独特而珍贵的艺术故事,即是一个代表性的历史见证和文化缩影。但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珍稀视觉文献的缺失、著录量与存世量的反差等问题,“我们期待通过此次关紫兰艺术文献展,唤起我们对于珍贵视觉文献作为‘艺术史之物’的人文关怀,引起社会多方的关注与支持,促进今后的城市艺术考古的深耕细作,能够看见更多这样的国家记忆与中国故事。这也在不断地提醒我们,在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保护的视野中,尚有更多的‘关紫兰’,在如同虹口这样的文化带,必须有效推进资源保护与转化的工作,切实改观‘看不见’问题,使得相关‘国家记忆’的重要艺术资源,通过数据库、馆藏体系建设得以有效、集中的保留和推广。”

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展出现场的老照片及关紫兰《蓝色背景的男孩》

关紫兰《蓝色背景的男孩》,布面油画,57.7×50.8cm, 1930,宝龙美术馆藏,图片由宝龙美术馆提供

“素描”——溧阳路上的空谷幽兰

展览的第一单元“正面”主要以关紫兰的绘画本体为研究,对其艺术风格脉络进行梳理,呈现她的学艺经历和绘画语言三个不同阶段的转变,包括西画语境下的语言修辞和时代情境下的新题材书写,具体表现为从现代表现性绘画转向新写实的样式。

陈抱一所作的关紫兰肖像

关紫兰素描自画像(侧面),时间约40年代

现场展出的关紫兰毕业证书

说起油画,世人的第一印象这是一种西方绘画方式,与中国画有比较大的差异。说到油画有哪些知名画家,无论是国外的莫奈、塞尚、梵高,还是国内的徐悲鸿、刘海粟,好像一直由男人担任主角。但民国时期在虹口一直居住着一位女性画家,她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安静、从容,喜欢用法国香水,喜欢在上海华安理发店做头发,喜欢到王开照片馆拍照,喜欢去上海咖啡馆喝咖啡。画作色彩绚丽、形体严谨,把复杂造型简约、单纯化,将东方优雅含蓄与西方野兽派的激情奔放结合,兼备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极富形式感和张力,用女性艺术家特有的细腻与灵动,色彩斑斓,仿佛为那个年代的历史上了色。她,就是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之一的关紫兰。本次展览以关紫兰艺术脉络为线索,聚焦于西画语境、师友之间、时代写照重点,分为三个部分,全面展示了关紫兰的艺术成就。

“正面”——从表现到写实

关紫兰《花样年华》,布面油画,60×50cm,1941,泰康保险集团藏,图片由泰康保险集团提供

关紫兰的作品从一开始用笔放纵、豪放,潇洒自如,造型浑朴,色彩率意的带有抽象意味的“野兽派”平面绘画表现,以及画作中时刻透露出的坚强与宏伟,到把“野兽派”风格移植到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将复杂造型简约、单纯化,使得东方的优雅含蓄与西方野兽派的激情奔放结合,让作品兼备了中国民间艺术的色彩和造型,具有韵律感。再到成熟时期一批具有写实主义风韵、画面清朗、反映都市现实生活的作品。如《上海街景》、《静安寺》等,画作中标志性建筑影影绰绰,苏州河边、黄浦江边绿树丛丛,质朴又不甘单调的市民服装、人们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整洁但不繁华的马路,关紫兰用她那娴熟的画笔记录下那个时代的上海独特风情。诚如评论家金冶80年前所言,远处的“这盏明灯”,时刻发出耀眼的光芒。

展出现场

“侧面”——师友之间的交游往来

第二单元“侧面”主要呈现师友交往及艺术诸活动。试图从“他者”视角聚焦关紫兰,以书写关紫兰朋友圈的交往为例,观察其与诸多中日艺术家之间“亦师亦友”的艺术情谊与人文交流,通过一个侧面来观照和勾连起关紫兰的艺术和人生。

王开照相馆《关紫兰肖像》,布面油画,银盐纸基,19×13.5cm,1930,广东美术馆藏,图片由广东美术馆提供

关紫兰的“朋友圈”着重挖掘关紫兰以及师友同事间的往来交往,探究关紫兰一生的创作活动,早期她受到陈抱一和洪野的影响,接触到西洋绘画;后去日本留学,遇到有岛生马和中川纪元两位日本著名画家的点拨,受到“后印象主义”和“野兽派”艺术的影响,包括和关良的友谊。通过陈抱一等人的作品,折射了她的交游往来,既可以看到她艺术上的师承,也可以窥探到其艺术上的往来。通过一个侧面来观照和勾连起关紫兰的人生。

中川纪元在回忆文章中曾记道:“关紫兰女士经有岛生马先生介绍来日本,曾在神田的文化学院学习。她温文而雅的举止,在日本的时尚女子中格外显得秀丽端庄。我住在上海四川北路亲戚家时,有一天,同住上海的著名油画家陈抱一先生陪同关女士来访。由于我们都住在四川北路,经常往来,建立了友情。”

展出现场的日本画家作品

“背面”——时代图像下的摩登与闺秀

第三单元“背面”是时代图像下的摩登与闺秀。通过关紫兰的原作、老照片、实物、画室、学校、艺术地图、朋友圈等,展现其摩登、富于现代审美认知的新女性形象,呈现一个更加立体的关紫兰。以此次展览作为契机,继而呈现出民国上海的一个片段或切片,由展览延申出对于“重考上海”的重新思考,并再次理解关紫兰的意义和价值。展览包含以上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书信及民国书刊、剪报、照片等文献,通过实物、图像、音影视频等方式,综合呈现20世纪以来,中国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女性面貌和心路历程。

关紫兰艺术文献展中的关紫兰正面侧面背面照片

“纯全与美妙”——关紫兰艺术文献展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女艺术家的生平、艺术成就和创作过程。关紫兰的艺术风格和个人美学不仅为当代艺术家提供了借鉴与启示,同时也为普通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和精神洗礼。

据李超撰文介绍,目前关紫兰的存世作品情况,以中国美术馆收藏为例,可以得知大致情况。1963年,关紫兰的四幅油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具体为:《少女像》(1929年)、《藤萝》(1931年)、《慈姑花》(1941年)、《西湖风景》)(1929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目前以馆藏为代表的存世作品数据信息,相比专业工作团队提供的关紫兰作品著录的数据统计,与其存世量与著录量,两者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对比与反差。“这就在提醒我们,目前我们研究关紫兰艺术,相关写作与阅读所依靠历史依据重心,究竟在哪里?——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将艺术史的研究对象,转换成艺术资源,其实是将艺术之物与历史之物,加以有效的复合。艺术之物、历史之物,构成了艺术资源的核心内涵,其实是强调了艺术文献的知识性、物质性、记录性之后的再生性问题。”

关紫兰作《风景》,《永安月刊》第26期,1941年6月出版。

“关紫兰女士卒于1985年6月30日,享年82岁。共和国并没有忘记她。她的《弹曼陀铃琴的姑娘》《小提琴》《藤梦》《百合花》等优秀之作,先后被辑入《当代中国油画》《中国油画图典》《中国油画百年史》《20世纪中国美术》《20世纪中国油画》《中国女性绘画史》等大型画册之中,它表明了这位杰出的上海女画家,是当代中国新女性文艺运动史上很有研究价值和不可忽视的一位优秀艺术家。”知名油画家谭根雄说。

据悉,展览期间,朱屺瞻艺术馆还将举办一系列相关活动,如学术研讨会、主题对谈等活动,以便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关紫兰的艺术世界。此外,展览还将通过数字多媒体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让观众获得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和感知。

展览开幕现场

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15日。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