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

燕青离开梁山,归隐江湖,为何还趁夜色挑走一担珠宝?这是大智慧

发布时间:2023-09-30 15:53:31来源:
记得小时候看电视剧版的《水浒》,对两个场面的印象特别深,直到今日都时常在脑海中浮现,一个是“浪里白条”张顺惨死涌金门,一个便是浪子燕青携手李师师浪迹天涯。

特别是在看到宋江、卢俊义、李逵等一众梁山好汉的悲惨结局后,更觉得燕青能够抽身而去,美人相伴实在难能可贵。

在大家都做着诏安正统的美梦时,为什么燕青却能洞若观火,早早离去?明明并非贪图钱财之辈,为何燕青走时不和任何人打招呼,却挑着一担珠宝离去呢?

才智双绝,燕青的完美人设

燕青并不是《水浒》中前期出场的人物,一直到第六十一回,燕青才初登场,且当时梁山好汉已经基本聚齐了,但这丝毫不妨碍燕青成为这本小说中最出彩的人物之一。

有人说,在整部《水浒》中,施耐庵最爱的一个是武松,一个就是燕青。

无论是样貌、能力、还是结局,施耐庵都给了燕青足够的宠爱,赋予了燕青许多其他英雄所不具备的新特点,甚至打造了一个“完人”燕青。

燕青的英俊秀美是毫无争议的。

燕青与梁山好汉风格的差距相当大,甚至可以说是反其道而行之。

大家所熟知的李逵、鲁智深等人,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令人胆寒。唯独燕青仪表堂堂,一身白肉般的肌肤,遍体花绣。

可以说,燕青的体态很符合我们现在的审美,他不仅是梁山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也为后面促成诏安的剧情埋下伏笔。

不是这样一个俊秀的人,还真不足以进出汴京这种通都大邑,也不足以打动李师师为其说项。

江湖纷乱,时局动荡,只靠英俊的相貌是肯定不行的,虽然是后期出场英雄,但施耐庵对于燕青的本领是有过深入刻画的。说他虽然排在三十六星的最后一位,“却强似那三十六个。”封他为“天巧星”,对他极尽夸赞。

那么燕青区别于众人的特质是什么呢?除了他那一身令黑旋风都折服的相扑本事以外,燕青最大的特别便是有才。

燕青是一位非常懂生活知情趣的人,号称“风流丛中第一名”的燕青很愿意在一些生活的细枝末节上下功夫。

吹拉弹唱无有不会的燕青一见皇帝便先以清韵悠扬的艳曲吸引了皇帝的注意,随后一曲“减字木兰花”将梁山众好汉的事情娓娓道来,赢得了皇帝的情感认同。

除了艺,多年在社会上摸爬打滚的燕青还是个“社会通”,各地的风情习俗,人间百态燕青都了如指掌,书中更是称他为“百伶百俐”。

他会唱货郎太平鼓,与山东人比起来也是不差分毫,可是一转眼,面对东京城门军士的盘问,一口开封乡音又是脱口而出,还会改作浙人乡谈骗开了陈将士的庄门,燕青的这身本事为梁山带来了诸多便利。

梁山的好汉百人一面,有趣的燕青却是万里挑一,特别是这个万里挑一的人还有智慧。燕青的智慧,从他从一个奴仆发展成为梁山头目就可见一斑。

当年,梁山上下都拿史文恭束手无策,为了解决掉史文恭,梁山想要将卢俊义拐骗上山。

“智多星”吴用出马,假扮成道士的吴用前往卢府给卢俊义算命,想通过命理之说将卢俊义诱骗至梁山。

而燕青却立刻看出了吴用的身份,极力劝阻卢俊义不要轻信吴用的话。这是第一次展现燕青的眼光。

在面对李师师时,燕青的巧思与智谋更是用到了极致,李师师对他情有独钟。

但李师师是官家的人,既不能得罪也不能染指,面对这两难的局面,燕青的回答却是:自己比李师师小了2岁,愿意拜李师师为姐姐。

燕青的智谋与巧思,从这一句话便能洞悉出来:为了梁山,为了大事可成,他必须和李师师保持亲近的关系,从而通过李师师来和皇上搭上关系;

可面对李师师的倾心,他又很明白,自己决不能有非分之举,否则功败垂成不说,还要丢了性命。姐弟关系可谓一举两得。

也正是因为燕青的机敏,才促成了梁山诏安一事,无愧他“天巧星”的称号。

不离不弃,忠仆小乙

燕青的身世很可怜,自幼父母双亡的他只能靠乞讨度日,四处流浪,吃的最多的就是别人剩下的残羹冷炙。

9岁那年的除夕,别人都在阖家团圆的时候,燕青又在街上流浪着,又冷又饿的他因为体力不支晕了过去,恰逢卢俊义路过,见他实在可怜便收留了他。

入了卢府后,燕青便做了卢俊义的贴身侍卫,两人志趣相投,感情十分要好,名为主仆却更像是兄弟。

不过在燕青心里,一直牢记着卢俊义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对卢俊义十分忠诚,不论卢俊义什么境遇,燕青始终不离不弃。

后来上了梁山,大家都做兄弟相处,但燕青仍恪守礼数,每每自称小乙,唤卢俊义依旧跟从前一样,称其为主公,并不会觉得在梁山众人中失了威名。

卢俊义后来被李固诬陷落难的那段时间更显燕青的忠肝义胆,燕青对卢俊义不离不弃,不仅多方奔走营救卢俊义,为了这个恩人,燕青还衣衫褴褛,戴着破碎的头巾,沿街乞讨。

哪怕是拿到一碗饭,燕青也要去牢里给卢俊义送去,不舍得给自己吃。

其实,卢府已经落败了,李固与卢俊义的夫人虽然极力想除去燕青,但燕青一身本领,去到哪里都能安身立命,根本无惧这两人,却为了卢俊义,为了自己的恩公沦落至此。

只因燕青的一腔忠义热血,才忍此屈辱,死守家门不去。

可惜,卢俊义并不相信燕青,反而十分恼怒,不仅对燕青诸多猜疑,更是出口辱骂,哪怕燕青已经失声痛哭,他也一脚踹向燕青扬长而去,让我们也不禁为燕青一哭。

到了这一步,卢俊义和燕青两人的情分其实可以说已经到头了。

对卢俊义,燕青竭忠尽智、无愧于心,此时的他可以远走他乡,不再掺和此事,没有人可以怪他。

可燕青到底不忍,又暗中护送卢俊义,并在危急关头救了卢俊义一命。后来,更是燕青亲赴梁山求援,才最终救下了又一次被抓的卢俊义。

到了梁山之后,卢俊义的身边只有燕青一个可用之人,晁盖临死时曾表示,谁为他报了仇,便可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卢俊义初来梁山,燕青打定主意要为主公挣一个位置。

最终,燕青凭一己之力,帮助帮助卢俊义擒来了史文恭,卢俊义到底是坐上了水泊梁山的第二把交椅。

可以说,卢俊义在山寨上站稳脚跟,燕青功不可没。

终得善终,大智慧下的处世哲学

众所周知,《水浒传》中,能善终的人向来不多,燕青却是其中一个,不仅施耐庵偏爱地给了他一个善终的结局,电视剧更是把李师师安排给了他,让他效仿范蠡西施,有美相伴,远走天涯。

从他和卢俊义的结局对比来看,两人的差距一目了然。

其实,不止是卢俊义,宋江和吴用也都是聪明的人,可他们俩也仅仅看到了诏安这一层。

虽然为诏安出了大力,但对于诏安后梁山众人的归宿,燕青其实并不看好,特别是诏安后,梁山众人便被派去征讨方腊。

燕青深知,朝廷派梁山众人去征讨方腊不过是条“以毒攻毒”的计谋,希望通过这一战,损耗掉梁山与方腊两方的实力,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虽然看的清,但燕青不愧是义薄云天的燕小乙,为了一个义字,他还是随军出征讨伐方腊。事实上,也的确如朝廷所料,这场战斗惨烈异常,张顺、宣赞、董平……近60位梁山英雄惨死。

终于艰难地战胜了方腊,班师回朝的梁山众英雄似乎迎来了高官厚禄、平步青云的机会。

而,看着来时浩浩荡荡的队伍,回去时却少了一半人,这让燕青心中更觉悲凉,也更坚定了他离开的想法——必须要走了。

不得不说,燕青虽然没有经历过官场沉浮,但却很能洞察人心与官场的诡谲,也极为了解人情世故,从与方腊的这场战役中,燕青似乎已经看到了梁山的结局。

也许是因为作为诏安一事中的重要一环,全程参与了诏安之事,燕青对朝堂的黑暗,皇帝的昏庸有着比其他梁山众人更深的认识,梁山与朝堂的一众官员积怨已久,岂是一句诏安便可以善了的?

当这样的朝政大事需要去求助一个名妓时,当一个执掌天下的人会被一个风尘女子的枕边风左右主意时,这条诏安之路已经充满了滑稽与荒诞了?

而宋江明明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却还是为了自己的“忠君爱国”梦让燕青去走偏门,利用李师师达成诏安的目的,又怎么会有好结果呢?

所谓“狡兔死走狗烹”,方腊已死,失去用处的梁山众英雄,只会是朝堂众人的眼中钉,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他多次劝说卢俊义,希望卢俊义早点抽身,可惜,卢俊义到底没有燕青的目光长远。

卢俊义一心地认为只要顺利地完成了朝廷的任务,自己就可以光宗耀祖,封赏无数,到那时候,他就不再是水泊梁山这个匪窝的二当家了,他又是那个名震八方的卢员外了。

劝说无果,燕青只得自己离开了,他甚至没有和宋江道别,只是留下了一封信,便挑着一担珠宝离开了。燕青之前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的,为什么突然之间就离开了,还要带走一担珠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生计原因,毕竟以后的燕青就要过上隐姓埋名的生活了,过往的本领,很多的技能都不能再使用了,他要像个普通人一样隐匿在市井之中,肯定需要一些钱傍身。

另一方面,这其实也是燕青的一种告别方式。

梁山众人重义气,而燕青却以这种像是市井买卖算账的方式离开梁山:我为梁山打拼这么久,这是我应得的。

他不是不知道,这样会被梁山一众人看轻,但也许,他也希望别人看轻他。

毕竟看轻了燕青就不会再为他的出走而去找他,很快的就会忘了他,而燕青自己也以这样决绝的方式离开,不留余地,让自己不会再回头回去梁山。

燕青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但他却将自己与梁山的情义,用一担珠宝划了等号。因为,只有这样做,他才能无牵无挂,彻底地离开。

燕青这个人,当真是活得通透,无怪乎有人说,“燕青就是施耐庵的理想。”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