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终前留下一计,整死两大奇才,却为蜀汉续命了30年
在三国时代的前期,群雄逐鹿、群星璀璨。无论是义薄云天的关云长,还是重情重义的刘玄德,亦或是吞吐天下的曹丞相。还有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黄巾起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役。都是无数男人的热情燃烧的精神寄托。
但在三国后期,群雄没落、老兵凋零。白帝城托孤正式揭开了三国时代后期的序幕。诸葛亮五次北伐、六出祁山,大汉的火焰再次熊熊燃烧,然而上方谷一场大雨,却浇灭了这一切。
朝政延续,有条不紊
诸葛亮于五丈原逝世后,蜀汉却依然坚挺到了30年后,才举国投降。此时,外有邓艾、钟会兵临城下,内有黄皓乱政误国。诸葛亮临终前托付的姜维、蒋琬、费祎、董允,也仅剩姜维一人扼守剑阁。
国家的兴衰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就是权力中心过渡的脆弱时期。
然而蜀汉作为魏蜀吴三国之中,国土面积最小、人口数量最少的国家,在诸葛亮的治理和身后部署下,却能井然有序的过渡权利,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三十年之久。
诸葛亮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回到诸葛亮弥留之际,看看这位千古一相最后的智慧。
病重猝逝,临终部署
诸葛亮在上方谷一役后,病情突然恶化,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蜀汉朝中听闻消息,立刻派遣尚书仆射李福到军中来探望诸葛亮的身体。
看到诸葛亮的身体状况已经无力回天,于是便向诸葛亮询问身后朝中何人能担任家国大事。诸葛亮于是向李福说,自己逝世之后,蒋琬可替代自己;蒋琬之后,费祎可以继任;费祎之后,董允可以继续。
之后诸葛亮召集诸将,向各将领安排一下军队如何安全撤回蜀中的事情。并将自己的北伐重任和理想托付给姜维。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两个人的安排让诸葛亮感到棘手,这两个人既是诸葛亮最得意的下属、蜀汉不可多得的人才,却又是一对死对头冤家,这两人就是杨仪、魏延。
这两大奇才,在诸葛亮最后的部署中,所起到的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长史杨仪协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而凉州刺史、镇北将军魏延协同姜维断后阻敌。
按道理来说,这两个冤家,一个带军队撤退,一个断后,是没有任何矛盾的。诸葛亮这样的安排可谓是非常妥当。更何况两人同朝为官,在这危急关头更要同仇敌忾。
但为何这两人最后还是会反目成仇呢?
积怨已深,不睦已久
原来早在很早的时候,杨仪和魏延两个人就有了矛盾。
诸葛亮器重杨仪的政治才干,提拔杨仪为参军,代行相府事宜,后又提拔为长史,在担任长史期间,杨仪行事果断、顾及全面,帮助诸葛亮制定军纪军律、筹措军械粮草。
因此,诸葛亮十分的爱惜杨仪。
如果说杨仪深受刘备、诸葛亮的欣赏,是因为自己的聪明才干。那魏延深受刘备、诸葛亮的信任,便是因为自己浴血奋战的赫赫战功!
当时刘备破格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朝中有人提出质疑,刘备便询问魏延,“被任命为汉中太守,有什么想说的话吗?”魏延回答“若有人举倾国之军进犯我国,我便替大王阻挡他;若有人只率十万军队来进犯我国,我便替大王歼灭他!”
诸葛亮无论是评定南方还是北伐曹魏,魏延都身先士卒、一马当先,退曹真、破郭淮,打得司马懿大败而回。诸葛亮嘉奖魏延为前军师、镇西大将军,受假节。
因此,诸葛亮十分的喜爱魏延。
那既然如此,杨仪是诸葛亮爱惜的文臣、魏延是诸葛亮喜爱的武将。这两人是诸葛亮麾下的奇才,为何会反目成仇呢?
原来,这和杨仪、魏延两人水火不容的性格有关。
杨仪虽然能力出众,但心胸狭隘,总是自恃功高;虽然办事利索果断,但同时性情急躁,嘴上功夫从来都不饶人。因此,同朝为官的不少人,都被他讥讽过。
又因为他是诸葛亮的长史,伴随诸葛亮左右,便总是假借诸葛亮的威严,到处针对其他将领、羞辱其他文官。
而魏延又刚好是一个性情中人,蔑视敌人的同时也孤傲自己。魏延有胆有谋,同时也是非常自负的一个人,
又因为他深得诸葛亮的喜爱,也被诸葛亮提拔得很高,以至于下面的将领也都表面上很尊重他、服从他,却也都心有不爽。
正是如此,诸葛亮帐前议事时,杨仪和魏延两个人便总是不对付。
在一次北伐帐前议事时,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魏延想效仿韩信偷渡阴平之事,想亲率五千精兵,穿过子午谷奇袭长安城下,配合诸葛亮大军出于斜谷,北定中原、还于旧都。
此时帐中,诸将皆惊。都在讨论此事的可能性和倘若成功后的效果,佩服魏延的智谋和胆识。
然而诸葛亮认为,这个行为太过于冒险,且可行性太低,成功率太小,便否决了魏延的这个方案,选择稳妥进军、蚕食魏力。
诸葛亮的这一否决,本不打紧,但这一下子就激起了杨仪的讥讽之兴。
杨仪顺势狐假虎威了起来,对着魏延就是好一顿讥讽,嘲讽魏延不懂军国大事必须稳中求胜,只想到以身搏名,眼中毫无大局,以为打了几场胜仗就可以指点江山指挥军队了?
这一顿嘲讽要是在别的将领身上,忍气吞声也就过去了。可杨仪嘲讽的是魏延,魏延听罢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和杨仪便争吵了起来。
俗话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笨嘴拙舌的魏延遇到巧舌如簧的杨仪,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还说不过。
魏延便拔出自己的佩剑在杨仪面前使劲的晃悠,扬言要一剑捅了杨仪。吓得杨仪如同老鼠一般躲来躲去,躲到了诸葛亮的身边。
帐中的气氛经常是被他们俩弄得是又紧张也又可笑。
诸葛亮也觉得这两人十分的可爱,他既不舍得批评杨仪、也不舍得言责魏延。便用自己的威严镇住这两人。
这两人之间的怨恨却愈积愈深。
在诸葛亮死后,没有谁能镇住他俩的时候。一人带部撤回,一人带军断后,矛盾正式爆发了!
反目成仇,自作自受
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杨仪协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魏延协同姜维断后阻敌。
然而魏延也是胸有大志的人,在面对姜维宣读诸葛亮的安排时,魏延说道“北伐是天大的事,既关乎大汉国运,也关乎先帝遗志,怎么能因为诸葛丞相离世,就立马把军队撤回去了呢?”
而诸葛亮也知道凭魏延的官职和往日的作风,自己死了之后便没有人能让魏延服从命令。便提前跟姜维说,若是魏延不听军令,就随便魏延带着军队去做自己想干的事,大军快速撤回成都。
于是拂晓之前,杨仪、蒋琬便携大军先走,姜维断后。魏延正在进攻魏军的路上,听闻三军都已经往成都撤退了,并听说杨仪要上奏刘禅,诬陷自己要带着自己的兵马投靠魏国。
魏延立刻火冒三丈,带着自己的兵马奔袭而行。赶在了杨仪蒋琬大军的前面,纵火烧了撤军必经的栈道。一是想跟杨仪当面对质,二是想带着大军继续北伐。
杨仪得知之后,更加怒惧交加。害怕魏延当面对质杀了自己,更害怕魏延上奏刘禅说自己诬陷功臣。
于是杨仪又先上奏刘禅,说魏延烧毁栈道,大军无法撤回,违背诸葛丞相的安排,违抗军令。刘禅便下旨处置魏延。
魏延便率军出击杨仪大军,没想到王平站在阵前,对魏延的军队说:“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忍心兵戈相内,同室相伐吗?”魏延的军队纷纷丢盔卸甲,跪在地方哭泣感恩诸葛丞相。
杨仪立刻派遣马岱杀入阵中,斩首魏延。而杨仪竟然把魏延的头颅丢在地上,当球来踢,甚至进行辱骂,并上奏朝廷魏延造反,当灭三族。
诸葛亮的丧事完成之后,朝中的大小事务都按照诸葛亮临终前的部署有条不紊的展开,由尚书令蒋琬代行丞相事,主持国家大事。
而杨仪却自恃自己长期跟随诸葛丞相行军左右,治军严明,治府有效。再加上在刘备生前,对自己更是大加褒奖委以重任,而对蒋琬却百般苛责放之边野,相对于蒋琬而言自己可以说是二代老臣颇有资历。
更何况在本次出师北伐和退军蜀中的过程中,自己劳苦劳力劳心,参与了前因后果的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而诸葛亮临死前却将治国理政的重任托付给了蒋琬费祎董允,唯独没有自己!
于是杨仪每天在蒋琬面前给蒋琬上眼药,炫耀自己,讥讽蒋琬。
时不时告诉在蒋琬面前阴阳怪气一句“诸葛丞相最喜欢最信任的人是我杨仪哦”、“魏延造反的时候是我出谋划策才避免的危机哦”、“诸葛丞相的灵柩还是我扶着回来的哦”......
蒋琬便呵斥了杨仪几句,要杨仪注意分寸。
没想到杨仪更加怨恨在心,竟说出“早知道当年跟着大军回来是这样的待遇,那还不如当年诸葛丞相逝世的时候投靠魏国,现在指不定还加官进爵了。”
蒋琬听到之后,无比的诧异和震惊。
便把这些话告诉了刘禅,刘禅听闻无比的愤怒,念在杨仪有功,贬杨仪为庶人,后来又遭人诽谤,被迫下狱,落得个自杀的结局。
自觉羞愧,自刎而死。
至此,这两大奇才,一个他杀,一个自杀。
而这两名奇才,要是活着,不是更能为蜀汉作出突出的贡献吗?凭借诸葛亮聪明过人的才智和严实缜密的心思,难道没有想过如何好好安置这两人,让这两人能来一出“将相和”吗?
神机妙算,顾全大局
原来,诸葛亮正是算到了这一点,才让魏延和杨仪这两个人互相残杀。
在诸葛亮的眼中,杨仪虽然能干,却不够稳重,心胸狭隘难以容人,做一个下手帮忙处理事务杨仪可以干得很出色,但作为大权在握的人,就一定要有容乃大,喜怒不色。
在这一点上,杨仪比不过蒋琬。
同样,魏延虽然身先士卒、勇猛杀敌,但想法过于激进、冒进,作为率军打仗的将军,魏延可以做到势如破竹、百战百胜,但作为统帅全军的主帅,便一定得稳扎稳打,从容不迫。
在这一点上,魏延比不过姜维。
更何况,杨仪和魏延的资历都比蒋琬和姜维老,杨仪和魏延的性格更加容不下蒋琬和魏延,如果留下杨仪和魏延,诸葛亮的战略安排便无法落实,权力交替便无法平稳。
因此,诸葛亮在临死前心生一计,他深知杨仪和魏延的性格,深知在自己死后这两人将再也没有人能束缚他们。
于是放纵魏延不管,杨仪一定会先发难于魏延。而后,杨仪也一定会死在自己斤斤计较的嘴上。
结语:
诸葛亮临死前的安排,让蜀汉的权力中枢可以得到平稳的交替,以至于蜀汉能一直长治久安、路不拾遗;让蜀汉的军队全力也掌握在姜维手里,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出兵北伐,退邓艾、钟会而守剑阁。
保护着蜀汉在诸葛亮死后的飘摇风雨中依然屹立三十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