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老三件”到“新N件” 广西村医30余载见证乡村医疗条件改善

发布时间:2023-01-16 15:03:09来源:
“老三件”到“新N件”广西村医30余载见证乡村医疗条件改善
张唐象正在给老人测血氧。 韦国政 摄

  (新春走基层)“老三件”到“新N件” 广西村医30余载见证乡村医疗条件改善

  柳州1月16日电 题:“老三件”到“新N件” 广西村医30余载见证乡村医疗条件改善

  作者 李娇阳 韦国政

  1月15日傍晚时分,村医张唐象把医药箱往汽车后座一放,便驱车前往广西柳州市柳北区石碑坪镇古木村几位高龄老人家中,为其测量血氧。而村里唯一的村卫生室仍有不少患者在候诊。

  与许多乡村相似,在古木村的常住人口里,老人占比较大,且多数患有基础疾病。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防疫工作的重点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是农村疫情防控和救治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在乡村,老人是村医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会开展入户随访,以便及时获取数据,判断他们的健康状况。”张唐象表示,上门巡诊通常会进行血压、血糖、血氧等检测。从前,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是出诊时携带的“老三件”。如今,他的医药箱里还放了指夹式血氧仪等“新N件”。

张唐象上门为老人诊疗。 韦国政 摄
张唐象上门为老人诊疗。 韦国政 摄

  带着卫生室新增的仪器设备,张唐象走进一座红砖围起的院落里,一位老人坐在门边等候。他用纸巾悉心将老人的手擦干,将仪器夹在老人的手指上,电子屏上很快便显示出实时数据。“没有问题。”张唐象取走仪器,笑着和老人说道。

  回到车上,张唐象长舒一口气。返程途中,望着徐徐拉近的村卫生室,他回忆起上一轮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到来时情景。“卫生室的门前排着长队,每天接诊的人数过百,晚上11点多还有人前来看病,当时压力挺大的。”他表示,而今,正常诊疗已经基本恢复。

  在石碑坪镇古木村卫生室的药房里,玻璃柜内摆满药品。“现在退热类、清热解毒类等药品已经比较充足。”张唐象表示,在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到来前,卫生室已备有一定量的药品,供村里人正常使用。

  63岁钟彩贵是古木村的村民,他的家与村卫生室相隔不到100米。去年12月的一个夜晚,钟彩贵的母亲出现发烧、呼吸困难等症状,他立刻赶到村卫生室,将张唐象带到家中进行急救。“幸好他还在坐诊。”钟彩贵表示,他的母亲今年已经91岁,若当时没有得到及时救助,他可能已经失去了母亲。

  走进诊疗室,张唐象继续问诊。问诊室的门上贴着一张纸,标注着卫生室的开放时间为8:00—12:00、14:30—18:00,而张唐象的每天的坐诊时间实际上经常超过12小时。

  在过去的三年里,张唐象都没有回到家乡来宾与家人团聚,而是选择在柳州就地过年。今年,他把母亲接来了柳州。“可以过个团圆年了。”张唐象笑道。(完)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