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研发推广水稻上山的朱有勇院士自称“会种地的农民”,捐出价值10亿元的专利,把土豆带到人民大会堂推销

发布时间:2023-06-25 14:20:38来源:
新华社6月24日消息,近日,围绕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研发推广的“水稻上山”技术,相关话题引起网民热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负责人解答了相关疑问。

种在旱地上的水稻(来源:央广网)

据介绍,“水稻上山”不是“毁林造田”,而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把“山下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也基本不用浇水灌溉,还能有较好的产量,当地农民形象地称为“水稻上山”。这些田本来就有,并非网民质疑的开山造田、毁林造田等情况。

云南宁洱县杂交稻旱种喜获丰收(来源:央广网)

报道指出,网上流传一些在山体上修建梯田的图片、视频,将其与“水稻上山”、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联,经核实,多为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我就是一个会种地的农民”

网上虽有“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说法,但朱有勇还真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的人,而是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农民院士”。

朱有勇被称为“农民院士”(来源:环球人物)

据来自教育部网站的介绍,朱有勇,男,汉族,195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曾荣获“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朱有勇曾于2004年担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两年后便辞去校长职务,潜心农业科研。他认为,“我做科技工作者会做得更好”。

朱有勇大半生都与农民和土地紧密相连,潜心钻研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虫害的重大课题,成果在《自然》杂志发表,应用于农业实践以亿亩计。

他能随时一挽裤腿就下田种地;把价值10亿元的林下三七种植技术专利无偿赠给乡亲;2015年以60岁高龄赴贫困县扶贫,用科学知识帮助农民种地,带动一个个村寨摆脱贫困;将土豆带到人民大会堂推销,帮农民致富,因此又被称为“土豆院士”……

朱有勇说,“我做院士也好,当教授也罢,归根结底我还是一个农民,一个会用科技种庄稼的农民。”

据中国青年网2023年6月14日报道,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朱有勇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驻扎了8年。

朱有勇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农民(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定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作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近60岁的朱有勇院士自告奋勇来到这里,在竹塘乡的小院里,常常挤满赶来的农民。

“一开始我们不知道‘院士’是什么人,只是经常看到他下地干活儿,还给我们讲些农作物种植知识。”竹塘乡蒿枝坝村村民李福说,记得第一次见到朱有勇时,“天刚下过雨,他就站在田里看我们种的庄稼”。李福心想,“原来院士是和农民一起种地的人”。

“只能一点一点地推广”

在去年党的二十大代表通道上,朱有勇曾讲述“水稻上山”的故事。

一直以来,竹塘乡存在高产水田占比少的问题,为了让山区农民都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米,朱有勇决定在竹塘乡创新推广山区水稻旱作高产技术。

朱有勇在云南开远市杂交稻旱种测产现场。(来源:央广网)

为此,其团队创造性地解决了两个难点:一是筛选出适宜旱种的“滇禾优615”等品种,解决水稻旱地分蘖难题;二是通过推广应用杂草萌芽前的封草技术,解决了旱地稻田易杂草丛生的难题。

“每年效益(一亩)增加了几百元”。但也引来误解,对此,朱有勇院士坦言:“不是所有地方都可以水稻旱作,不是所有水稻品种都能旱作,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旱地种水稻,比如除杂草很关键,靠技术除杂草,只能一点一点地推广,否则就会失败。”

云南竹塘乡杂交稻旱种千亩核心示范区(来源:央广网)

新华社的报道也提到,这个栽培模式主要适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

“用行动而不是用嘴巴去带动农民”

“水稻上山”被质疑也不奇怪,当年推广土豆种植时,也经历过波折。

冬季土豆十一、十二月播种,第二年三、四月收获。“这个时候能产新鲜土豆的地方很少,澜沧县可以成为全国最早上市新鲜土豆的产地之一,收购价格也比较高。”

村民们将信将疑,嘴上答应种冬季土豆,结果第二天就去地里撒了油菜种子。

2016年11月,正是冬季土豆播种季节。朱有勇在蒿枝坝村找了100亩地先租地播种,60多岁的他下地挖沟,切种薯,浇水施肥。

朱有勇种植的土豆喜获丰收(来源:环球人物)

朱有勇说:“我一个老头扛着锄头到田里面去干,他们就跟着去了,我们是想用我们的行动去带动他们影响他们,而不是用嘴巴去带动他们。”

2017年初春,在土豆采挖的时候,蒿枝坝村破天荒迎来反季节的丰收。

这下,村民们看到了冬季土豆的价值,主动找到朱有勇学技术。

无偿捐出价值10亿的三七种植专利

朱有勇扶贫不为利。在教农民种植三七的过程中,发现三七种植一茬后,地力损耗严重,短时间内不可再种,这也让三七种植的土地资源问题越来越严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朱有勇带领的团队终于研究出“林下三七种植技术”。解决三七易生病、不能连作等难题。

朱有勇解决了三七的栽培技术,并无偿捐出专利。(来源:环球人物)

许多企业开价10亿元购买这项专利技术,也有人建议朱有勇院士团队租几座山林雇人种植,收入几个亿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朱有勇都拒绝了。

他说,“我们是搞科研的,做出来的成果应该回报社会。这个财我们不能发。”

2016年,这项价值数亿元的技术被他无偿教给了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贫困群众。

朱有勇说只要农民能获益,他就比过年还高兴。

曾把土豆带到人民大会堂推销

要干事情并不容易,一开始时,朱有勇想发展林下养鸡,养了2000只鸡但卖不出去;想发展林下种菇技术,但当地野生菌非常丰富,销量也不如预期……

几番失败后,朱有勇意识到要带领村民种植“卖得出去”的农作物。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田野上,朱有勇带领团队研究出了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给葡萄“打伞”的避雨栽培技术,还解决了三七种植的“连作障碍”,一项项科技成果变成让村民致富的“硬实力”。

“我们科技工作者就是要去研究不同生态环境条件最适合种什么作物,把作物种在最适合的地方,进而发展出一个产业。”朱有勇说。

为了带富澜沧贫困群众、让更多人关注澜沧,朱有勇真的够“拼!”

朱有勇把土豆带到人民大会堂推销(来源:央视)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朱有勇曾走上人民大会堂的“代表通道”,手举一颗澜沧产的土豆向中外媒体展示,笑呵呵的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激动和自豪。他兴奋地说:“这是开春之后全中国最先上市的新鲜土豆。这个季节北京吃到的土豆丝,5盘里有4盘是我们的土豆做的。”

除了走进人民大会堂“推销”土豆,他还积极直播卖货,只为推广他们种出来的冬季土豆⋯⋯

2019年12月2日,中宣部授予朱有勇“时代楷模”光荣称号。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