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休闲、宜居、绿色成上海最动人的“底色”

发布时间:2022-12-15 17:07:26来源:
   上海12月15日电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北京时间15日(当地时间14日),中国代表团中的城市代表,上海代表团举办上海日主题展示,向世界展示和传播上海在城市生态建设、河口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双碳战略等方面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和实践成果。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程鹏当日表示,当前,上海正在建设“千园之城”,规划到2025年,建成各类公园1000座。城市变得更休闲、更宜居,绿色正在成为上海最动人的“底色”。上海将进一步加大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力度,不断探索在超大城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路径、新方法。

  上海是一座由湿地发展而来的超大型城市。每年,有上千万只水鸟沿着东亚的海岸线迁徙。上海所在的长江口正好位于这条迁徙路线的重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大片滩涂湿地使上海成为了候鸟的驿站,特别是迁徙水鸟的重要中转站。“上海将自然保护地、重要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刚性保护。”程鹏介绍,近年来,上海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恢复,记录到鸟类518种,其中水鸟种数占全国的约三分之二,每年栖息过境的水鸟近100万只次,多年不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重现长江口。

  这位官员直言:“我们在生态空间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做加法。”十年来,上海大力推进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减出来的土地主要用于生态建设。至2021年底,上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8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19.42%,各类公园达到532座,基本形成“环、楔、廊、园、林”的生态格局。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花大力气贯通“一江一河”,黄浦江两岸45公里、苏州河中心城段42公里岸线的公共空间,陆续贯通开放,昔日的“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发展绣带”,民众拥有了更多的公共空间、休闲场所、更好的生态环境。同时,上海不断探索社区生境花园建设。生境花园是具有栖息地功能的花园,它将“生境”与“花园”融合在一起,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辅助的食物、水源或庇护所。

  自2017年起,上海长宁区启动“生境花园”项目,通过城市更新,将社区中的“边角料”(原本社区里废弃或者脏乱的场地)改造成居民们的“忘忧角”,成为休闲漫步、体验自然的网红打卡点。目前,该区已建成了8座风格迥异的生境花园,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到2025年,长宁区预计将建成至少30个生境花园,将生境斑块“织密”成生境网络,提升城市生态空间的质量和功能。

  另据了解,今年,上海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启动了外来入侵物种的普查工作,全面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能力和水平。

  程鹏透露,上海将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超大城市新模式。相关部门将筹划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进一步摸清上海的“生态家底”;规划生物多样性观测体系,夯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数据基座”;此外,相关部门将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系统建设,为生物多样性监管安装“智慧大脑”。同时,上海将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据介绍,上海将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完善绿色金融制度建设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推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的创新实践。(完)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