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在地面探索宇宙的青年:牵引“星星”,逐梦九天

发布时间:2023-01-30 15:37:23来源:
       宇宙,广袤而深邃;星空,悠远而神秘。几千年来,人类对飞天的向往,对探索的渴望从未停止。从托举神舟、遥控嫦娥到牵引“玉兔”、驾驶“祝融”,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青年科技人才群体精测妙控、逐梦九天,一次又一次见证和创造着中国人筑梦太空的新纪录。
 

 

  这群在地面不断探索宇宙的年轻人,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行星探测工程飞行控制和航天器长期管理任务中,担负着指挥调度、轨道设计、空间操控等至关重要的职能。

  一屏数据、一支话筒、一个操作台,是“北京明白”的标配。

  灯火通明、通宵达旦的飞控大楼,和星光点缀、银杏摇曳的航天城大道,也始终陪伴着他们。

  一名合格的“北京明白”需要具备哪些素质?高健牢记着组长杨彦波强调的“四商”:一是体商,二是情商,三是智商,四是逆商。“体商”,是指身体素质一定要好,才能扛住高密度、高风险、高频率、高标准、高关注、高压力的工作节奏;“情商”,是指需要掌握高超的沟通技巧和协调方法,才能高效完成任务,处理问题游刃有余;“智商”,是指掌握过硬的飞控技术,熟悉一切工作流程,面对情况反应果断迅速;“逆商”,是指逆势而上,面对困难能够顶住压力。

  对于航天测控来说,规划总体方案是举足轻重的第一步,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完成空间站测控任务方案规划,更是难上加难。这一重任,历史性地落到了“80后”博士谢圆的肩上。为了实现最佳空间站测控方案,谢圆和团队一起调研、协调、设计方案、桌面推演、联调联试......

  永不倦怠的拼搏,是这群青年的常态。

  除了工程师的身份,谢圆还是两个女儿的妈妈。2021年,备战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舱任务时期,为了能够兼顾任务和家庭,谢圆为自己制定了“超强作息表”:早晨6点半回家,陪孩子做好上学前的准备;8点上班;18点下班,陪伴家人、辅导孩子作业;待21点孩子睡后,再回到办公室加班;工作到次日凌晨后便直接在办公室休息;次日6点半再回到家做早饭,循环往复,24小时就这样被她掰成了48个小时使用。

  2021年5月15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收到远在4亿公里的火星车着陆后发回的第一次实时遥测数据,这代表着中国火星车安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那时,飞控大厅所有人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但第四指挥厅的遥操作团队例外。负责人张辉郑重地接过火星车遥操作的指挥棒,开始了地球人与火星日的生活。

  为了能够精准掌握“天问一号”的情况,也为了尽早精准操控“祝融号”火星车平稳驶离,地面的“火星车驾驶员”跟着祝融号倒起了时差。一天天过去,地球和火星的累积时差会越来越大。由于生物钟长期紊乱,张辉的身体亮起了红灯,他开始食欲下降,吃不下东西。晚上值班时,他突发急性胃炎,被紧急送往医院。看到如此严重的病症,急救室医生心疼地说:“你怎么能只知道照顾天上的火星车,不知道照顾自己的身体?”

  “千人一星、万人一箭”,历代航天人用默默坚守铸就了中国航天的“高光时刻”。长久以来,航天事业靠团结协作绘就灿烂的问天轨迹,每一位飞控人都在为之奋斗,用尽心换安心。他们虽专业不同、岗位有别,却能做到通力合作、密切配合,遇到问题共同商量,出现困难共同研究,留有余量共同掌握,存在风险共同承担。这群牵引“星星”的年轻人,在协作中成长,在守护中国星座中书写青春。

(责编: admin)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