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连续第10年发布“控烟效果报告” 全面无烟法律公众支持度升至94%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
4月11日,深圳发布《<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2023年度执行效果评估报告》(以下简称《2023报告》),由深圳市控烟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联合发布,共暗访了1508家场所,对1262名场所管理者和4303名公众进行问卷调查。这也是深圳连续10年对控烟条例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禁烟标识张贴率网约车“拖后腿”
《2023报告》显示,十年间深圳持续推进控烟条例有效执行,各类场所的禁烟标识张贴合格率由2014年41.1%提升至96.6%,公众控烟条例知晓率明显提升。令人遗憾的是,网约车禁烟标识张贴率较低,仅有16.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出租车张贴率达到了92.7%。
对此,报告建议,对网约车加强行业监管,组织开展网约车司机控烟培训,统一印发规范的禁烟标识,亦可通过组织开展无烟网约车评选等活动,提高司机控烟意识。
《2023报告》显示,深圳控烟仍然存在“三大难”——网吧/游艺厅、酒吧和歌舞厅。调查发现,上述场所有烟头、烟味或违法吸烟现象的比例分别是45.2%、35.7%和33.8%,明显高于各类场所平均的16.6%。
建议加强楼梯走廊控烟巡查
《2023报告》显示,大部分受访公众认为场所吸烟情况明显减少或有所减少,达68.0%,仅6.8%认为场所吸烟情况有所增加。公众对禁烟效果最不满意的3个场所为酒吧/歌舞厅(73.5%),网吧/游艺厅(67.4%),餐饮(43.8%)。
该报告对“现在吸烟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吸烟场所排名前3位的是吸烟点(70.0%)、家里(54.0%)和室外其他区域(48.9%)。
而公众二手烟暴露的场所排名前3位的是室外其它区域(57.5%)、吸烟点(55.7%)和楼梯走廊(35.1%)。《2023报告》建议,应规范吸烟点设置,并关注家庭吸烟问题。针对控烟死角,场所管理者要加强楼梯走廊和厕所的巡查,鼓励使用烟雾探测器等科技手段加强监控。
74.9%烟草使用者正减少吸烟
10年来,深圳开展一系列控烟执法“车轮战”,先后创下8个国内“首例”,开出首张向未成年人售烟的3万元罚单、首张针对网吧控烟不力的3万元罚单、首张针对违法吸烟者逃跑的500元罚单、首张违法吸电子烟的罚单、首张电子烟实体店罚单,以及首次将电子烟加入禁烟标识,首先试点安装控烟“电子眼”等。
《2023报告》显示,74.9%的现在烟草使用者正减少吸烟或尝试戒烟,65.5%的现在电子烟使用者正减少或尝试戒烟。
《2023报告》显示,无论是场所管理者还是公众,均高度认同“每个人都享有无烟环境权利”,达到93.9%。尤其是公众对无烟法律的支持度十年来持续攀升,由2014年全面无烟法律施行之初的81%提升至94.1%,创10年新高。
报告建议持续推广新版控烟标识,提高公众对“别抽啦”智慧控烟小程序的知晓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倡导和鼓励市民参与禁烟场所的建设和维护。通过该微信小程序,市民可扫码一键投诉,控烟志愿者将在后台受理、接单、到场所督导并反馈处理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