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增幅52%! 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连续三年产值大涨
4月15日,记者从江门市工信局获悉,2021年—2023年,江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产值连续三年大幅增长,年均增幅达52%。今年前两月,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增速达123.1%,居全市15条重点产业链增速之首。
近年来,随着船舶行业开启复苏新周期,广东造船业重镇江门的“海上制造”加速扬帆。据介绍,江门当前正以“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技术船舶及游艇、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海工装备产业,加快建设广东最大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
行业复苏周期带动产业增长
江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海洋资源大市,江门拥有全省1/10的大陆海岸线,港口优良、航运便利,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从20世纪50年代诞生江门造船厂后,江门一直是广东造船业发展重镇。
近年来,江门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涌现出一批颇具竞争实力的龙头企业,如省内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了全球最大半潜驳船的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连续7年进入全球80英尺以上超级游艇榜单前30强的海星(江门)游艇制造有限公司等。
2020年下半年开始,海运需求出现大幅度反弹,船舶行业开启复苏新周期,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数据,2023年在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3个指标上,中国所占的世界市场份额分别达到50.2%、66.6%和55%,均位居榜首位置。这轮复苏周期为江门船企带来了不少发展机遇。
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船舶制造党支部书记贲为宇介绍,今年一季度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1.11%,“目前,我们在建船舶共29艘,155米深远海养殖工船、7999吨双燃料供油船等多个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今年计划交付13艘,排产计划已到2027年上半年。”
“今年以来,我们接到了不少新订单,全年预计交付22艘船以上。”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朱继雷说,今年该公司预计全年营收40亿元,同比增长26%。
谋划建设1.5万亩海工装备产业园
除了优良的资源禀赋,江门“海上制造”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的大力扶持息息相关。近年来,江门不断推出相关扶持政策。2021年,《江门市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方案》印发,提出将江门打造成全省船舶制造和海工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智能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中心和海工装备测试基地,加快建设广东最大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2023年,江门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提出,做大做强做优现代海洋产业,明确以“装备制造+海上风电”为主线壮大第二产业,规划建设海工装备产业园。
据江门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江门正在新会银洲湖区域、台山广海湾区域谋划1.5万亩海工装备产业园,重点发展高技术船舶及游艇、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海工装备产业,目标是打造全省最大的海工装备产业园。
记者了解到,为实现该目标,江门将以新会区为重点发展区域,依托银洲湖等重点园区平台,培育壮大航通船业等骨干企业,积极填补甲板机械、舱室设备、压载水系统、船用管系及锚泊系统等关键部件缺失领域,着力引进高端游艇项目;同时,将以新会区、台山市为重点发展区域,主动融入珠三角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体系,争取在无人船艇、深海渔业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支持开展无人船用高性能复合材料、远程和复杂多样化任务与信息融合等关键技术研究。
据悉,在江门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发展中,江门国资将担当重要角色。去年2月,江门海洋集团成立。该集团深化与台山、新会两地国资合作对接,联合省龙头企业广东广远渔业集团,以及国内海工装备技术优势企业组建江门海工装备有限公司,借助威立雅基地优势,以轻资产形式推进新型抗风深海网箱、现代化智能养殖平台等海洋装备建设,服务大湾区海洋牧场发展和海上风电运维、保养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