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广州百年花市藏着哪些密码?

发布时间:2025-02-09 09:58:33来源:

雨果与女儿行花街 通讯员供图

跟随非遗纪录片《行花街》的镜头,一起探究

羊城晚报讯 记者黄宙辉、通讯员马雯婷报道:2025年春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首个春节。当全球目光聚焦中国年,一部以广州西湖路花市为题材的文化纪录片《行花街》于2月8日21时20分登陆广东卫视,首次以影像形式完整呈现这项延续百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纪录片《行花街》时长26分钟,通过一位扎根广州20年的法国友人雨果的独特视角,串联起花农、花商、民俗学者与城市记录者的多元叙事,揭示“行花街”这一岭南年俗背后,广州人代代相传的生活哲学与城市精神密码。

作为有160多年历史的迎春花市,西湖路花市不仅是广州人辞旧迎新的仪式场,更是一部用鲜花写就的城市编年史。《行花街》中,能说流利汉语、熟稔广府生活的雨果,以“局内人”的共情与“外来者”的敏锐,带领观众深入花市肌理:在花农的花场里,他记录下花农用体温保护年桔挂果的细节;在采访花商的过程中,他发现了卖花背后暗含的广府商业伦理;当镜头转向拍摄花市三十载的摄影师李全新时,那些历年花市变迁的影像,恰是改革开放浪潮下广州城市变迁的鲜活注脚。

“行花街不仅是买花,更是买一份‘好意头’。”正如片中民俗学者饶原生所言,纪录片通过解码“花语”中的文化符号,将年花升华为理解岭南精神的密钥——金桔寓意“大吉大利”、桃花象征“大展宏图(红桃)”。这些被赋予吉祥寓意的植物,承载着广州人在急速现代化进程中坚守的传统价值,感受“生猛鲜活”的广府生命力。

《行花街》导演莫政熹表示:“我们想呈现的不仅仅是非遗,更是支撑这项传统生生不息的人文力量——那种务实而不失浪漫、坚守又敢于突破的广府精神。”

(责编: admin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