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梧桐树和杂草覆盖,随拍武汉老工业区的一处红房子,马上会消失
从城区出发到青山的红坊,自驾的话很便捷,可搜索导航建设七路华侨城。小编从司门口出发,走临江大道一路往北,来到与建设七路交汇的口子处即是目的地。也可以乘坐公共交通,有16路公交在建设七路下车,或者地铁5号线在红钢城站下,c出口下往江边走到建设七路即是。相对于主城区闹市地带,建设七路这边人气相对稀疏,尤其是走到原来的红坊附近,因为拆迁和新小区建设,周边有建筑围挡,高大的梧桐树遮天蔽日,一派阴暗的状态。
从临江大道和建设七路的口子走过来,可以看到周边的建筑密度很大。一是临江大道上很开阔,而对面的建设七路,因为有建成的小区和待拆迁的区域对面立着,让区区一条马路显得更加阴沉。公共汽车绕行,出租车不多,私家车也鲜有经过的,只有偶尔骑行走近路的上班族,一溜烟进去然后再出来。整个打围挡的区域,除了行道树和几处路牌,全程便是陈旧的状态,还别说,绕行走了一圈,才发现一处半敞开的口子,也不知道能否进去,站在口子处随拍了几张照片。
只见口子处是一条正常的通道,因为红坊区域的拆迁,被杂物堆积,水平面莫名被抬升了十几公分。周围原本有的围墙还在,只是残破不堪,靠近马路一侧的有绿色的无纺布遮掩,墙内的则是参差不齐,快要坍塌的样子。最离奇的是,即便在这样的砖石混凝土结构上,硬是长出了一排小树苗,还有杂草,马上就要枯萎。凑过去走几步,路面正常沉降,原来的小区内部道路展现,上面堆了厚厚的叶子,枯树枝和泥土的气息很重,有股深山老林的观感。
让人意外的是,这个环境里,居然还停着几辆车,从状态看,估计也是废弃的,没人要。这是一处休闲区,空地上摆着石板凳,还有几件盆栽,它们还保持着最初的状态,但要不了多时,盆栽肯定会枯萎,路面的石凳和其他空地必然会被全面铲除,变成名副其实的工地。但现在,因为红坊红房子的主体还在,这里更像是一处废弃地,没有人光顾和打理,它就像被凝滞的面貌。
前面是红坊里的一部分,红房子随处可见。这些红房子修建的状态很有规律,比如完全是按照坐北朝南的方位建设,楼栋连绵很宽,是典型的单元楼,这边有步梯入口,那边也有一个。所谓红坊红坊,建筑主体红房子是名副其实,其所有外墙用的都是红砖,搭配白色的混凝土,修筑整齐,虽然没有涂抹瓷砖,但看着极具美感。这些红砖是特定年代的产物,现在各地早就明令禁止使用,而一大堆红砖建成的红房子,配在绿色植被中,相当醒目。
看到网络上有人放出了红坊周围的生活区,以无人机视角鸟瞰的图片,红房子的建造相当有规律,因为它的坐落位置,相互串联,组成了一幅巨型的“双喜”字。从寓意看,红房子的存在确实很有精气神,代表了老一辈人的不辞艰辛的品质;而从实际看,它也的确成为社会发展的缩影。但如今,这些寓意,随着拆迁和建设,慢慢成为过往;从进度看,只要大型机械进场,新小区建设开启,红房子消失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在如今的红坊附近,陆续拆迁和还建的区域已有不少。曾经的红房子,被统一的现代化高楼替代,可能居住的人依旧是那一批人,也有可能其他区域的新人过来,社会正常进程里,不就是这样相互融合与交流吗?只不过,现在的人已经无法体会当年的建设者和建设者们的品质,它们住在曾经的土地上,只能从相片等资料里回味,那一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