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温红花与藏红花长得有点像,作用却截然不同,跟夹染技法有关
其实刚开始是有点失望的,因为室内布局的整体俨然就是一普通商铺,货架柜台甚至墙上都摆满挂满了布艺产品,有穿的有戴的,有包包和一些极具艺术气息的装裱好的布画。
稍作了解,这种利用木刻的花版夹住织物、浸染制作的夹缬(xié)织品(也称夹染),始于秦汉时期,是中国最古老的印染技法之一。在唐代风靡全国,并成为国礼馈赠各国使臣。瑞安不仅保留着我国传统印染“四缬”技艺之一的蓝夹缬,在飞云江南岸的高楼镇,施氏、苏氏两大家族,现今还在供给着浙南地区几百家蓝夹缬染坊所使用的全部花版。
据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夹缬是温州婚嫁必备之物。‘方夹被’‘双纱被’‘敲花被’‘大花被’等美丽称谓,都是夹缬别称。它以靛蓝(南板蓝根茎叶所制)为染料,目前留存的纹样,以晚清至民国时流传的昆剧、乱弹、京剧等戏文内容为主,花鸟虫兽等吉祥图案为辅”。
虽然在历史上,彩色夹缬曾经大放异彩,但到了宋代,复色夹缬只能为宫廷所用,禁止在民间流通,夹缬被迫趋向单色。进入元明后,工艺相对简单的油纸镂花印染风行中原,彩色夹缬慢慢绝迹,只有蓝夹缬在浙南地区保存下来,以温州为中心,向台州、丽水等部分地区辐射。(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留言,欢迎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哦,谢谢。)
令人唏嘘的是,到2019年后,有温州大学教师在一寺庙中发现濒危的浙红花种子,直至2022年4月,温红花才在瑞安马屿、平阳坑规模试种成功, 让淡出温州一百多年的红花染得以“重出江湖”。从蓝夹缬到彩夹缬,貌似只是色泽和工序的变化,实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市场化蜕变。而在这个小博物馆里,就可以近距离目睹这种神奇红花的真容,虽然这种温红花的颜色和零散的造型跟我们熟知的“藏红花”有点像,但用途显然大相径庭。
店内老板静静地看着我们东拍西摄,并没有介意和理睬,从四周随意摆放及张贴的各种荣誉证书上看,应该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吧,又或者本身就是非遗的传承人?
忠义街是个奇妙的去处,蓝夹缬这种历史遗存的珍贵技艺,在这里也悄然焕发出其独特的魅力,让瑞安更加“出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